欢迎光临陕西绿之途生态环境管理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今天是2024年05月12日 星期日

乌江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,流经黔北和渝东南后,在重庆涪陵汇入长江。作为长江上游右岸最大的支流,乌江曾因“山似斧劈、水似碧玉”而有“百里画廊”的美誉。然而,由于磷矿开采粗放、网箱养殖超载、污水处理滞后等原因,自20世纪末以来,乌江污染愈加严重,尤其是总磷指标长期超标,部分断面水质降至劣五类,乌江成了“污江”。

记者近期沿乌江而下,在多段干流和支流暗访时了解到,近年来,贵州、重庆两地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强力治污,通过防治磷矿污染、全面取缔网箱养鱼、补齐污水设施短板等措施,乌江总磷超标顽疾得到有效控制。2018年乌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,整体水质达到三类,部分断面水质达到二类,乌江重现“百里画廊”美景。

贵州省是我国磷化工基地,磷矿储量位居全国第三,乌江沿岸磷石膏(磷矿渣)累积堆存量达到1.2亿吨,其环境风险不言而喻。受喀斯特地貌影响,部分磷渣污水渗入地下溶洞或通过地表水进入乌江,成为乌江总磷严重超标的主因。

乌江全长1037公里、流域面积8.79万平方公里,其中近五分之四的河段在贵州境内,是贵州的“母亲河”。乌江生态保护对贵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治理乌江的关键在控制总磷,控制总磷的关键又在于“一眼两河”。贵州省生态环境厅水环境管理处处长李斌介绍,贵州开磷控股集团交椅山磷矿渣堆场从34号泉眼渗出的高磷污水和支流洋水河、瓮安河,是乌江总磷的主要输入源。

34号泉眼在乌江渡水电站大坝下游。当地居民介绍,从2009年开始,这个地下溶洞每天都冒出大量白色刺鼻污水,流入乌江后将河水染成奶白色,河中鱼虾大量死亡,并严重威胁下游居民饮水安全。

记者近期在34号泉眼看到,一片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设施已将该泉眼覆盖,从泉眼中涌出的高磷污水通过石灰中和、回抽至河岸边的治理系统进行深度处理,没有污水溢出,河水碧绿。

贵州开磷控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,企业已累计投入5亿多元对34号泉眼进行治理,34号泉眼污染源交椅山磷渣场已铺设78万平方米防渗膜;34号泉眼污水处理设施每小时可处理5000吨高磷污水,处理之后,该泉眼污水含磷量从过去650mg/L降至目前的5mg/L,确保了下游5公里处沙井断面达到地表水三类水质指标。

在洋水河、瓮安河部分河段,记者巡河看到,沿岸建有污水处理厂、沉降池等设施,从肉眼看河水较为清澈。沿岸一些村民告诉记者,过去这两条河经常因排污成为“牛奶河”,但从2017年开始,河水由白变黄再变清,2018年以来再没有白过。

瓮安县副县长曾明康介绍,乌江重要支流瓮安河2017年前出境断面水质长期劣五类,近三年瓮安县投入12亿余元修建污水处理设施、湿地公园、地下管廊等进行生态修复治理,2018年6月以来瓮安河出境断面水质已达到三类水质,大幅削减了瓮安河输入乌江的总磷含量。

要想解决含磷污水渗漏问题,必须从源头上消纳磷矿渣。为此,贵州省2018年出台“以渣定产”方案,要求相关企业每年“吃掉”多少磷矿渣才能生产多少磷肥产品,以此倒逼企业加快磷矿渣循环利用;并计划用三年时间,投入近10亿元促进磷矿渣综合利用技术研发、相关产品应用等,力争在2019年实现磷矿渣消大于产,每年消化的磷石膏存量以不低于10%的增速递增,逐步清除悬在乌江河上的污染“炸弹”。

在贵州磷化工重点企业瓮福集团,记者看到该企业正在抓紧建设磷石膏新型建材产业园,并有部分企业入驻。利用瓮福集团的磷矿渣原料,贵州上和筑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出了磷石膏隔墙板等建材。

“通过技术改良,我们生产的磷石膏隔墙板质轻、防火、强度大,是装配式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新型墙体材料。我们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,形成年消耗磷石膏150万吨以上生产能力。”贵州上和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明国说。

据瓮福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涛介绍,瓮福马场坪工业园区的磷石膏总量约3800万吨,每年还有270万吨的产生量。为消纳这些磷矿渣,企业计划投资8亿元建设产业园,2018年,瓮福集团通过企业自建与其他企业合作方式,生产建筑石膏粉、石膏砂浆等建材,一年“吃掉”了200万吨磷矿渣。

陕西绿之途生态环境管理有限公司
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太华北路四海中心12号楼10层11005号

  • 手机站
  • 官方微信

咨询热线:
传真地址:(029) 86637325
电子邮箱:252887200@qq.com